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科研论文写作质量,2023年6月17日下午,我院邀请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、《教育研究》杂志原总编高宝立研究员分享“教育学术论文的质量提升”的经验和体会,郑流爱教授、项目主管陈法宝、朱剑等40余名师生参加交流,座谈会由三亿体育在线(中国)院长黄晓教授主持。
高宝立就当前我国的教育科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了简要分析。他指出,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,我国教育科研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现状。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,我国教育科研领域期刊的办刊质量逐步提升,但教育科学研究水平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有待进一步结合教育实践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研究前沿,致力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。
就当前教育科学研究尚存的低水平、重复问题,高宝立以教育学术论文写作质量的提升为切入口,提出教育科研论文应该具备“准”“新”“细”“严”“实”“活”六大特征。
第一是“准”,包括“保准”和“精准”。“保准”指政治方向的准确性。高宝立结合自身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《教育研究》杂志编辑部的工作经验指出,教育研究问题的探讨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基准,实现教育研究的全面功能,如创新制度理论、指导教学实践、提升教学效率、服务国家决策、加强国际交流和普及教育理念等。“精准”包括问题精准、概念精准和判断精准,即教育科研论文应该具有指向性,具有问题意识,致力于解决理论或实践中的具体问题。从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形式上看,标题要包含问题;关键词要包含文章的主要观点、推理方式和基本结论;摘要应说清文章的主要脉络;正文中对政策的解释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和丰富,避免随意性。
第二是“新”。“新”既指新领域、新命题、新判断、新方法,也指新的思维方式、新奇的效果(在设定问题或下结论时要有新奇的效果)。高宝立指出,应积极关注正在创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,要学会用新材料佐证老问题。例如,已有文献在研究教师“减负”中运用国际比较教师工作时间分类的方法,具有很强的新颖性。高宝立还强调,这样的“新”必须在情理之中,也要在意料之外,是唯有真正研究后才能获得的经验。
第三是“细”,指教育的细微化程度和细腻化程度。“细微”指教育研究必须要向深度、向具体化去,而不能是抽象且大而空的。以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例,高宝立向大家推荐《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行为中蕴含的价值教育及实践——以挑选学生举手发言为例》一文,并指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泛泛而谈,必须聚焦到不同学校类型、不同学段的落实与完成上。“细腻”指学术论文要达到篇幅较长且精细的目标,内容要充实,观点要深刻。针对素材太少而影响文章不够细腻的问题,他提出:向历史要素材,了解该问题的发展演进过程;向国际要素材,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形成更广、更深的认识;向其他学科要素材,向更深的层次进行论证。同时,他也强调要避免“为了展开而展开”,每一句话都要经过仔细地琢磨和推敲,真正做到“人略我详,人粗我细”。
第四是“严”,指文章的撰写要严谨且严肃。严谨是教育研究要保证学术规范,选材、论证等过程要遵循公认的基本观点,严谨合理,以理服人。例如,数据与案例选择应做到严谨和谨慎;网上找到的资料应保证真实性和权威性;独立调研的结果应具有代表性;解释理论应具有较强的适切性等。高宝立推荐了教育部的“战线联播”网站,供师生学习参考各地各校经过考察论证的具体改革做法。“严肃”意味着政策语言要具有严谨性,要考虑到不同话语间如何实现有效转化,具有一定的弹性。如学者要思考自己的观点与现实的贴合程度,不能把话“说绝了”,也不能把话“讲空了”。
第五是“实”,即扎实和厚实。“扎实”是指文章要经历具有接地气的考察过程,具有说服力的调研结果。高宝立指出,调研对象的选择、问卷的数量、样本的多样性都影响着整个调研结果的扎实性,而扎实性离不开研究者日常的理论积累。因此,高宝立建议大家要多看书,形成分析问题的支撑,架构自己的理性思维,把实践案例精简地提炼出来,使之系统化、结构化。“厚实”是指文章的全面性和丰富性,具有厚实的文化积淀。经典论文之所以经典,正是因为能为我们提供如何融入改革发展并进行文化创新的经验。面对当前学术文章忽视了文化积淀,研究者跨学科、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,例如研究者要善于思考“文化传统中哪些内容可以来解决目前的教育现状”。
第六是“活”,即“鲜活”和“灵活”。“鲜活”意味着教育研究要产出新东西,并且能够活用。教育研究者要把握整个国家教育态势,弄清要解决的问题在整体教育发展中的性质和定位。劳凯声老师的《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》一文,结合当时的市场经济背景,指出教育公益性的实现,一定要从体制机制、基本的教育服务、公共政策上,较好地将研究问题与整个社会发展相结合,使文章“活”了起来。“灵活”指灵活运用素材、观点和概念,同时,又保持争鸣的态度,不将当前的解决方法看作是固定的。以“教育技术”为例,认为不能仅仅追求运用技术,未来研究还应该将它置于哲学高度,思考教育技术如何与教育发展的结构、类型相结合,并利用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振兴、乡村教育发展等问题,并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这一领域的发展。
高宝立提出的“准”“新”“细”“严”“实”“活”六字秘诀,不仅是评审教育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,也是研究者开展教育研究的重要思维方式。
在互动交流环节,师生们就发刊要求、论文撰写、选稿录稿等方面的疑惑与高宝立展开了深入交流。针对“学科教学类老师发文难”的困惑,高宝立分析了不同期刊的风格与形式,以著名儿童教育家、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的研究为例,文章体现运用教育基本原理、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构建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,并使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。以此启示学科教学类老师要跳出原来的学科框架思考问题。
就“如何看待教育研究过程中的模仿”这一问题,他认为模仿是必要的,是一个慢慢熟悉的过程。强调模仿要做到两点:一是了解经典文章的写作心路历程,不是记录作者是怎么说的,而是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说;二是学习重要的表达方式,知道如何进行规范性的学术表达。例如研究生在模仿导师表达形式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拘泥于现状,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。
此外,高宝立还就一般期刊如何选稿和录稿等做了相关的阐述,认为投稿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,严谨的选稿和录稿流程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个问题看得更清晰。